真正的兰州牛肉面,是以传说中早期的创始人“马保子”建立的“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为标准的,也就是说汤要清,萝卜片要晶莹剔透,辣椒要用芝麻炸过,一勺辣椒两勺油,但又不能把面汤染红了,还有香菜蒜苗要绿,面条要略微黄亮,再配上劲道的面条和香嫩的牛肉,都是平常的食材,却搭配得恰到好处。
复杂的审美需要,引导着人们的选择。当一碗**的兰州拉面端到眼前时,碧绿的香菜与青蒜占据碗的一半,另一半被红亮的辣椒油覆盖,红与绿形成一种视觉交响,而间或露出的白萝卜片和微微发黄的面条,更形成点缀,让这碗面产生丰富的形式美感。做面的厨师在撒香菜和浇辣油的时候,显然有一种构图的意识。而一个食客,目睹着灶台后厨师的手艺,会产生一种近乎观看戏剧时的愉悦。
“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搭配,描述的是一种兰州本地历史悠久的风味小吃——兰州牛肉面,它也是“兰州三宝”中的一员,享誉全国,并且成为旅游观光客回味无穷的美食,也是游子乡愁的舌尖上的念想。
20世纪50年代以前,兰州人的主粮为小麦面粉和黄米等,家常便饭以面食为主。清末民初,兰州**马保子挑着热汤锅担子,满城四关叫卖“热锅子”牛肉面。他将拉成的细面煮熟,拌点熟清油,以免粘结,码在木盘里,装在浅子里。另一头是搭着锅的火炉,锅里是沸腾的牛肉汤,汤里有牛肉丁、白萝卜片。顾客买时,他将面条抓入碗内,拿铁勺反复舀汤涮烫,将面条烫热,再舀上牛肉丁、白萝卜片,调上油泼辣子、醋、盐,即可食用。这就是“热锅子”牛肉面,由于这种面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成为大众喜爱的早餐。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