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在1968~1970年期间的研究中,在超/极低频信号接收和极文处理方面取得了技术性突破,可以使原计划投资和天线规模减少到原来设想的1/5或1/6,美国国家科学技术部门在1972年5月也核准了"桑格文"计划的技术可行性,原定1973年开始工程建设,1975年交付使用,然而,由于环境保护论者担心系统对人体有害,对电力设备、电话线路、放收围栏导线会诱发高电压造成伤害,再加上担心设站会招致前苏联的核打击以及美国国内方面的因素,迫使海军于1975年撤消?quot;桑格文"计划,重新提出缩小规模的"水手"(Seafarer)计划,并从1976年开始设计和论证工作。"水手"计划与它前面的"桑格文"计划有大致相同的经历,也基本上是出于相同的原因,在1978年2月,被当时当选总统卡特先生宣布停止,但他同时建议海军首先寻找可供选择的站址,其次做议员和密执安地区居民的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建立超/极低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其中,接收机天线采用了超导量子干涉器系统。
以往的磁异常目标定位勘探中,大多采用的磁总场测量定位方法,这是一种解析信号法(又称为磁场总梯度模法),这种方法主要根据对大量的已有的磁化物体(圆形、方形、柱形、线形等等)的数据采集进行比对,进而区分与识别磁异常目标体。这一原理要求必须进行大量的先验计算,并且很难达到实时识别的特性。相比与其他传统磁测方法,磁梯度张量测量有比较突出的优势,被认为是磁测技术的下一次突破。单点磁梯度张量在一个测点上能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三个磁场分量,五个梯度张量)。定位方法是通过磁梯度张量值和磁场值解算出目标和测量系统的相对位置,其特点是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可以实现基于单一测量点的磁目标探测定位。但是这一方法由于所获得的信息量有限,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欧拉反褶积技术能够实时快速地在选定的观察窗口中快速反演实现异常目标的识别,并且由于观察窗口包含了由若干观测点组成的阵列,每个观测点均包含磁梯度全张量和磁场三分量信息,信息量饱满,能够有效的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的超导弱磁探测传感器系统,已经应用于海洋探测、磁导引系统和甚低频通信等领域。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